第88章:铁壁铜墙展新貌 巧借东风送客归(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chongsheng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祝家庄议事厅内,空气仿佛凝固。王伦那三条清晰而强硬的条件,如同三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宿元景心头。

宿元景深吸一口气,试图做最后的努力,他语重心长地道:“王寨主,你这三条……恕本官直言,近乎割据自立,朝廷如何能允?此非招安,而是……而是城下之盟了!寨主雄才大略,岂不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之理?若执意如此,恐非梁山之福,更非山东百姓之福啊!还望寨主三思,为长远计,莫要自绝于朝廷,自绝于天下正道!”

王伦听着宿元景恳切的劝诫,脸上那抹淡然的笑容依旧未曾改变,他轻轻摇头,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宿太尉,你的好意,王某心领。但这三条,非是王某贪图权位,实乃我梁山上下兄弟安身立命之根本,亦是庇护这方百姓之基石,原则所在,寸步不能让。”

他顿了顿,目光坦然地看向宿元景,甚至带着一丝戏谑:“至于朝廷给什么名头,是杭州节度使,或是……这郓城县的知县,于我而言,都无所谓。哪怕只给个知县的名分,只要能允我这三条,王某也认了。重要的是实质,而非虚名。”

“知县?!”宿元景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一个拥兵数万、占据州县的枭雄,竟然说可以接受一个七品知县的名头?这绝非谦逊,而是赤裸裸的表明,他王伦根本不在乎朝廷的官爵,他在乎的只有对梁山这块地盘的实际控制权!

看着王伦那平静无波却又深不见底的眼神,宿元景知道,再劝无益。此人意志之坚定,思路之清晰,远超他的想象。他长叹一声,一股深深的无力感席卷全身。此番招安,已然失败,至少在他手中是如此。

然而,身为臣子,他不能就此放弃。他心中念头急转,忽然生出一计。既然王伦亲口说了“哪怕做个郓城知县也无所谓”,那何不就此下台阶?既能暂时稳住梁山,给朝廷一个“招安成功”的假象,又能避免立刻撕破脸皮?

他脸上挤出一丝艰难的笑容,顺着王伦的话道:“王寨主……果然非常人也。既然寨主言及至此,本官……本官便先将寨主之意,具表上奏朝廷。或可奏明,王寨主深明大义,已接受招安,愿任郓城县令,为国守备郓城,保境安民……至于其他细节,容后再议。如何?”他这话说得含糊,刻意模糊了王伦那三条核心条件,只突出了“接受招安”和“任郓城知县”这两个对朝廷而言似乎可以接受的点。

王伦何等精明,立刻听出了宿元景话语中的小心思,但他并不点破,反而微微一笑:“如此,有劳宿太尉了。”他乐得让对方去和朝廷扯皮,为自己争取更多发展时间。

于是,宿元景便在祝家庄一家名为“悦来”的客栈住了下来,名为等待朝廷回信。王伦下令,对宿元景不予限制,允许他在祝家庄内自由行走观察。

这一看,却让宿元景心中更是震撼不已,仅存的那点“草寇窝点”的想象被彻底粉碎。

眼前的祝家庄,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单纯的土豪堡垒。在建筑大师李诫的精心规划和筑造司统领陶宗旺的主持下,祝家庄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和扩建。

庄墙高大厚重,以砖石水泥(陶宗旺试验的初级产品)垒砌,关键处设有棱堡式的突出炮位,黑黝黝的火炮探出头来,森然肃杀。庄内布局井井有条,道路宽阔平整,可容数辆马车并行。区域划分明确:东北角是军营驻地,操练之声不绝于耳;西南片是鳞次栉比的作坊工场,铁匠铺里炉火熊熊,叮当之声富有节奏,木工作坊飘出刨花的清香,新建的纺织工坊内织机轰鸣;中心区域则是繁华的市集,货栈、酒楼、茶肆、各类商铺林立,来自各地的商队车马往来穿梭,装卸货物,讨价还价之声此起彼伏。

人们脸上不再是麻木与惶恐,而是带着一种忙碌的充实和对未来的期盼。工匠专注于手中的活计,商人精明地计算着利润,士卒精神饱满地巡逻值守。整个祝家庄,宛如一个充满活力、高效运转的巨型蜂巢,秩序井然,生机勃勃。这哪里是一个县城,其繁荣与活力,甚至超过了多数州府!

宿元景漫步在庄内平整的街道上,看着两旁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和川流不息的人流车马,心中涌起一股难言的复杂情绪。有惊叹,有钦佩,更有深深的忧虑。这王伦,不仅会打仗,更懂治国(或者说治庄)!若任由其发展下去……他不敢再想下去。

……

就在宿元景于祝家庄感慨万千之际,梁山本寨聚义厅内,也上演着另一场戏码。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