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未拆的船票与新的船票(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chongsheng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第二十八章未拆的船票与新的船票

张奶奶把那沓泛黄的船票铺在桌上时,梧桐巷的槐花落得正急。五十张船票,从1956年到2006年,像五十片被时光压干的叶子,边缘卷着,却依旧能看出当年的褶皱——那是她攥在手心反复摩挲的痕迹。

“这张是1972年的,”她指着其中一张,票根上沾着点褐色的渍,“那天你爸发高烧,我揣着票在码头站到半夜,票都被汗浸湿了。后来医生说再晚来一步就危险了,我摸着这张票,突然觉得,明远会懂的。”

阿梨的指尖拂过1988年的船票,背面用铅笔写着“今日雨,船晚点”。“奶奶,这天您去码头了吗?”

“去了。”张奶奶笑了,眼角的皱纹里盛着光,“雨下得跟瓢泼似的,我撑着你爷爷留下的油纸伞,在候船室坐了整整一夜。广播里说船停航,我就对着空座位说‘明远,你看这雨,跟咱当年定亲那天一样大’。”她拿起那张票,轻轻折成小船的形状,“你看,像不像能漂在水上?”

船票折成的小船在桌上轻轻晃,阿梨忽然发现,每张船票的角落都有个小小的记号:1956年是朵茉莉,1966年是只海鸥,1976年是座钟楼,2006年的记号最特别,是两只交握的手。

“这是……”

“去年明远孙子来的时候画的。”张奶奶拿起2006年的船票,指尖在“交握的手”上反复摩挲,“他说‘奶奶,爷爷临终前总念叨,说最遗憾没跟您牵着手走一次码头’。这孩子有心,特意在票上补了个记号。”

桌上还放着张崭新的船票,目的地是高雄,日期是下月初,乘客姓名写着“张月娥(阿月)”和“阿梨”。这是阿梨偷偷买的,她查了天气预报,那天是晴天,适合航行。

“奶奶,”阿梨把新船票推到她面前,“咱去高雄吧。明远爷爷的日记里说,他在院子里种了棵槐树,说‘等阿月来,就让她看看高雄的槐花是不是也落得这么急’。”

张奶奶的手指捏紧了旧船票,指节泛白。“我这老骨头……”

“王大爷说可以陪您去,他年轻时跑过船,知道怎么照顾人。”阿梨从书包里掏出张照片,是高雄港的风景照,岸边种着排槐树,树下摆着两把藤椅,“明远爷爷的孙子说,藤椅是按您和明远爷爷的身高做的,就等您去坐呢。”

张奶奶望着照片,忽然抓起那张2006年的旧船票,对着新船票轻轻碰了碰,像在完成一场跨越半世纪的交接。“好,”她深吸一口气,声音带着点发颤的坚定,“去。咱带着这些旧票,让明远看看,他等了一辈子的船,我终于赶上了。”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