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会唱歌的船板与跨海的钟声(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chongsheng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第三十二章会唱歌的船板与跨海的钟声

离开高雄前,明轩带张奶奶去了明远先生当年打工的造船厂。厂房早就荒废了,只剩几艘拆到一半的旧船,骨架在海风里吱呀作响,像在哼着老调子。

“爷爷说,他在这艘船上刻过字。”明轩指着最角落的一艘木船,船板发黑,却能看出当年的精细做工,“说‘等阿月来,就让她听听船板唱歌’。”

张奶奶摸着船板,指尖突然被个凸起的地方硌了下。凑近看,是串刻在木板里的音符,歪歪扭扭的,像刚学写字的孩子画的。阿梨把铅笔放在音符上,根须立刻顺着纹路游走,船板竟真的“唱”了起来——不是噪音,是段熟悉的旋律,是当年明远先生总哼的那首《槐花谣》:“槐花白,槐花黄,等你归期,等成霜……”

“是他的声音!”张奶奶的眼泪涌了出来,这旋律她记了一辈子,明远走的那天,在码头就是哼着这个调,“他把声音刻进船板里了……”

歌声里,船板上的木纹开始变清晰,浮现出无数细小的刻痕,仔细看竟是密密麻麻的日期:“1957.3.5,想阿月做的槐花糕”“1962.7.1,海鸥停在船桅上,像她扎的红绳辫”“1970.10.2,梦见她在钟楼底下等我,手里举着船票”……最后一个日期是2005.4.17,旁边刻着只小小的铜鸟,翅膀朝西。

“这是他走前刻的。”明轩的声音有些哽咽,“那天他在造船厂待了一整天,说‘要给阿月留个念想’。”

根须突然往船底钻,阿梨跟着趴在船边看,发现船底贴着块铜板,上面刻着座钟楼,指针指向三点十七分——和张奶奶家那只老座钟停的时间一模一样。铜板边缘刻着行小字:“钟声能跨海,等你听见时,我就在钟楼上。”

“三点十七分……”张奶奶喃喃自语,“他总说这个时辰的阳光最好,能照进梧桐巷的窗,落在我织毛衣的手上。”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