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龙城丧钟:不负天下,不祸宗族(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chongsheng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爷爷……”

李骁心中一震,看着老爷子眼中那股近乎执拗的期待,他没有丝毫犹豫,“噗通”一声跪在榻前。

他双手握住老爷子的手,声音哽咽:“您说,只要孙儿能做到的一定答应,做不到的也要拼了命的去做。”

李大兰在一旁看着,早已哭得泣不成声,却下意识地屏住呼吸,不敢打断这祖孙俩最后的对话。

钱中邕与路庭勋等外人则是悄悄出了门外,只剩下了萧燕燕等李家之人。

而除了李骁这一支的人之外,老爷子的弟弟们,也就是李骁的三爷爷、四爷爷,还有其他在龙城任职的旁支堂叔们,都闻讯赶来了。

他们望着形容槁枯的老爷子,脸上满是焦急与悲伤,却也无可奈何,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眼神里满是牵挂。

老爷子看着跪在面前的李骁,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他缓缓开口,每一个字都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咱们河西李家……从你高祖父跟着耶律大石西征,到你爹在九堡十八寨挣扎求生,再到你带着人打出一片基业……”

“走到今天不容易啊!靠的不是哪一个人的本事,是咱们李家上下团结一心。”

他顿了顿,气息又弱了几分,却依旧坚持着说道:“你二叔守着关中、三叔管着漠北、六叔带着骑兵冲锋……他们帮着你打天下,没半点二心。”

“你的弟弟们也长大了,都成了你的左膀右臂。”

“爷爷要你发誓,将来你当了皇帝,只要他们不谋反、不祸乱百姓,就绝不能轻易杀害李家之人。”

李骁心中一紧,连忙点头:“孙儿记着,绝不会做祸害宗亲之事。”

“不是记着,是发誓。”

老爷子加重了语气,眼中满是急切:“你要知道,‘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当年唐太宗杀了李建成、李元吉,夺了皇位,终唐一朝,皇子宗室自相残杀的事少吗?”

权力这东西,确实能让最亲近的人变成仇人。

“打天下的时候,大家一心对外,你二叔、三叔能把后背交给彼此;可等坐上了天下,手里有了权力,人心就容易变了。”

老爷子喘了口气,眼神里满是担忧:“爷爷怕啊!”

“怕你当了皇帝,身边的人说几句挑拨的话,你就开始猜忌你叔伯,猜忌你弟弟。”

“怕他们手里长期握有兵权,旁人再拱火,他们就生出不该有的心思。”

“到时候,兄弟反目,叔侄成仇,咱们李家好不容易攒下的家业,不就毁了吗?”

更重要的是,不能开这先例,让后世子孙效仿.

“还有晋朝的八王之乱,宗室争权,把天下都搅得支离破碎,百姓苦不堪言。”

他紧紧攥着李骁的手,声音带着哀求:“爷爷要你把他们安排妥当,有兵权的,给他们一块安稳的封地,让他们守一方水土。”

“懂吏治的,让他们去地方为官,造福百姓,就算是没什么本事的,也给他们丰厚的俸禄,让他们安安稳稳过日子。”

看着老爷子浑浊却清明的眼睛,李骁明白了,爷爷哪里是在单纯嘱托,分明是在帮他解决最棘手的麻烦事:削藩,束缚宗室权力。

打天下时,李家靠的就是宗族齐心,二叔、三叔、六叔全都带兵,与敌人生死血搏。

可天下将定,这些兵权就成了隐患。

历史上的曹魏、司马家,还有李唐,哪个不是靠宗族起家,最后又因宗室争权陷入内乱?

八王之乱的惨状,晋朝百姓流离失所的画面,李骁早已在史书中见过无数次。

他心底早就在盘算如何收回宗室兵权,却始终找不到合适的时机。

若是贸然动手,难免落下“卸磨杀驴”的骂名,让宗亲寒心;可若是放任不管,又怕重蹈覆辙。

可此刻,爷爷的临终遗言,却为他铺好了路。

当着李家所有宗亲的面,老爷子主动提出“束缚宗室权力”,这就不是李骁的猜忌,而是家族长辈为了李家长远、为了天下安定的苦心安排。

谁要是敢有不满,便是违背老爷子遗愿,便是不顾家族与天下。

爷爷这是在替他当“恶人”,用自己最后的力气,为他扫清障碍。

李骁的眼眶更红了,他看着老爷子苍白却坚定的脸,一字一句地说:“孙儿李骁,对着列祖列宗发誓。”

“此生若当了皇帝,定当善待李家宗室,妥善安排叔伯兄弟,绝不让自相残杀的事发生,绝不让李家成为天下的罪人。”

李骁这话,不是对老爷子说的,而是对着旁边的三爷爷、四爷爷等其他李家长辈们的表态。

老爷子看着他,眼中露出一丝欣慰,又缓缓转头,看向站在院廊下的三爷爷和四爷爷等弟弟们。

他们也都垂垂老矣,红了眼眶。

见大哥望过来,三爷爷拄着拐棍,连忙上前两步,来到榻边。

声音哽咽:“大哥,你放心,我们都懂你的意思。”

“为了李家的长久不衰,为了天下的不再动乱,我们没意见。”

四爷爷也跟着点头,语气坚定:“是啊大哥,当年咱们跟着你在金州挣扎,不就是为了让子孙后代能安稳过日子?”

“要是因为这点东西争得你死我活,那咱们这些年的苦就白受了。”

老爷子看着弟弟们,露出了最后的笑容。

这几个弟弟一向敬重他,只要他们点头,其他旁支子侄便不会有异议。

他轻轻抬手,想要再拍一拍弟弟们的手,却没了力气,只能喃喃道:“好……好……委屈你们了……但大龙……会安排好你们的……”

“大哥放心,我们不委屈。”

三爷爷连忙握住他的手,泪水滴落在老爷子手背上,“能看到李家有今天,能看到天下要太平了,我们高兴还来不及。”

老爷子听到这话,紧绷的身体终于放松了些,他喘了口气,又看向李骁接着说道:“还有……咱们李家的根……在中原……”

“你一定要……带着李家的人……回中都看看……就算……就算什么都没了。”

“也要……也要在老家的土地上……给列祖列宗……立个牌位,告诉他们……李家的子孙……没丢他们的脸……”

“孙儿记着。”

李骁哽咽着回应:“孙儿一定会回中都老家,给列祖列宗立牌位,让他们知道,李家子孙不仅没丢他们的脸,还打下了一片太平天下。”

老爷子的气息越来越弱,眼神也渐渐涣散,却还在喃喃自语:“别学唐太宗……别学晋朝……李家要好好的……天下要好好的……”

李骁紧紧握着老爷子的手,泪水无声地滑落。

他知道,老爷子的心思,全在李家,全在天下。

这份沉甸甸的嘱托,他必须扛起来,不仅为了爷爷,为了李家,更为了天下百姓。

屋内的空气越来越凝重,李大兰的哭声也渐渐低了下去,只剩下老爷子微弱的呼吸声。

过了一会儿,老爷子的呼吸突然停了,手也彻底垂了下去,双眼永远地闭上了。

“大哥。”

“爹。”

“爷爷。”

屋内屋外,哭声瞬间爆发。

三爷爷、四爷爷等人跪在榻前,老泪纵横;李大兰扑在床边,哭得几乎晕厥;旁支子侄们也都跪在地上,泪水浸湿了衣襟。

萧燕燕站在一旁,用素帕捂着嘴,泪水无声地流淌。

李骁跪在榻前,久久没有起身。

老爷子走了,却把守护李家、守护天下的责任,彻底交给了他。

从今往后,他不仅要平定金国、一统天下,更要按照老爷子的嘱托,妥善安排宗亲,束缚宗室权力,不让八王之乱的悲剧重演,不让老爷子的心血白费。

老爷子去世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很快传遍了大秦各地。

咸阳城内,将军府的书房里,李东江正拿着长安城内锦衣卫探子送来的情报仔细查看。

可就在这时,亲卫忽然拿着一封书信急匆匆的走了进来,沉声说道:“将军,龙城急报。”

李东江忽然眉头一皱,心中隐隐有了不安。

“出什么事了?”

而当他看清内容的那一刻,手中的文书“啪”地掉在地上。

这位在战场上从未怕过的硬汉,瞬间红了眼眶,虎目里的泪水再也忍不住,顺着脸颊滑落。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