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圣人的缝隙(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chongsheng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萨拉的效率很高。

她很快就召集了一个由四个志愿者组成的小团队。

他们都是匹兹堡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学生,主修社会学、政治学或者计算机科学。

他们和萨拉一样,认同里奥的理念,也对美国当下的政治生态感到失望。

这个小小的“对手研究”小组,在社区中心一间闲置的储藏室里,建立起了他们临时的作战室。

他们首先从“钱”入手。

他们把亚历克斯·科尔特斯所有的公开竞选财务记录,都下载了下来。

然后对每一笔捐款,都进行了来源追溯。

但结果令人失望。

科尔特斯的竞选资金来源,确实像他自己宣传的那样,非常干净。

他没有接受任何来自企业政治行动委员会的捐款。

他所有的资金,都来自于小额的个人捐款。

团队对他所有的捐款进行了交叉比对,没有发现任何来自特殊利益集团的“马甲”公司。

“这家伙在财务上简直是无懈可击。”负责数据分析的一个计算机系学生沮丧地对萨拉说。

“钱”这条路走不通。

他们只能转向“言论”。

团队开始在互联网上,对科尔特斯进行地毯式的搜索。

他们翻阅了他过去几年在社交媒体上发表的所有帖子,他在各种公共活动上的所有演讲视频,以及所有关于他的新闻报道。

结果同样一无所获。

科尔特斯在公开场合的言论,滴水不漏。

他永远都和工人阶级站在一起,永远都在为少数族裔和弱势群体发声。

他的形象完美得像一个由公关团队精心设计出来的政治偶像。

时间一天天过去。

距离党内初选的投票日,只剩下不到三周了。

墨菲议员的竞选团队,每天都会打来好几个电话,催促里奥尽快兑现承诺。

而科尔特斯的支持率,还在持续地上升。

研究小组的气氛,也变得越来越压抑。

就在所有人都快要放弃的时候。

一个负责翻阅旧资料的实习生,一个叫本·卡特的大一新生,有了意外的发现。

他把搜索范围,从公共的互联网,扩展到了科尔特斯曾经就读的那所精英私立大学的内部档案库。

那是一所位于马萨诸塞州,学费高昂的文理学院,名叫阿默斯特学院。

本·卡特在那所大学的校报电子档案库里,找到了一篇科尔特斯在大二那年,为一门名叫“城市经济学导论”的课程,所撰写的期末论文。

那篇论文的扫描件,被作为优秀学生范文,保存在了档案库里。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