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研院立基聚巧匠 精工强武蓄锋芒(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chongsheng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研究院的成立与激励政策的颁布,其效果立竿见影,并且迅速辐射到各个生产领域,尤其是在关乎梁山命脉的军械生产方面。

在凌振院士的主持和汤隆院士带领的锻造组支持下,火器营对现有火炮进行了新一轮的改进。通过优化炮管铸造工艺(采用更坚韧的合金配方和冷锻技术)、改良火药颗粒化程度和配方,新型火炮的射程、精度和威力都有了显著提升,虽然仍处于绝对保密状态,但试验数据让林冲等将领都为之动容。

弓弩作坊在几位老匠师院士的指导下,对弩臂材料(尝试复合弓胎)、弓弦材质(处理更好的牛筋和丝线)以及箭镞形制进行了系统性优化。制造出的新式神臂弩和强弓,无论是射程还是穿透力,都远超以往,为梁山远程打击力量再添利器。

而最大的变化,来自于军队的制式装备。在汤隆统领的采造司和研究院材料组的不懈努力下,梁山冶铁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高炉的改进使得生铁产量和质量更加稳定,炒钢法和灌钢法的结合应用,使得批量生产质地均匀、韧性更强的钢材成为可能。利用这些优质钢材,梁山军工体系开足马力,为步军营、骑兵营主力部队进行了制式武器(长枪、腰刀、马槊)和铠甲(铁扎甲、锁子甲)的整体换装。

当林冲抚摸着那寒光闪闪、做工精良的新制点钢枪,看着麾下士卒换上统一、坚固的新式铠甲时,这位素来沉稳的兵马总管也忍不住赞叹:“哥哥此举,真乃强军之本!有此精良器械,我军战力,何止倍增!”装备的标准化与优质化,极大地提升了梁山军队的整体战斗力和士气。

内部技术革新与军备提升如火如荼,对外战略亦在稳步推进。对于西北方向那个如同哽噎在喉的二龙山,王伦定下了“先礼后兵”的策略。

这一日,他召来了刚刚返回不久、风尘仆仆的“神行太保”戴宗。

“戴宗兄弟,有劳你再辛苦一趟。”王伦将一封盖有梁山泊主印信的书信交给戴宗,“前往二龙山,面见那邓龙寨主和栾廷玉教师。信中表达我梁山愿与二龙山睦邻友好、互通商贸之意。若他们愿意遵守绿林盟约,共护商道,我梁山愿以市价提供部分军械物资,甚至协助其发展。务必言辞恳切,探明其真实态度。”

戴宗接过书信,肃然道:“哥哥放心,戴宗明白!定将哥哥善意带到!”他深知此行事关重大,不仅关乎商道畅通,也可能影响到未来梁山在青州方向的战略布局。

随着戴宗的身影消失在通往西北的官道上,梁山这台日益精密和强大的机器,一方面在技术驱动的快车道上狂飙突进,另一方面则继续运用着智慧与实力,有条不紊地布局着更广阔的天地。技术的星火已然燎原,而外交的触角,也悄然伸向了未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