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凯歌虚奏惑君心 边帅骄狂启战端(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chongsheng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只见童贯顶盔贯甲,虽年事已高,却刻意挺直腰板,迈着虎步踏入大殿,他身后几名亲兵抬着几个沉甸甸的箱子。行至御前,童贯单膝跪地,声音洪亮:“臣童贯,奉旨经略西北,赖陛下洪福,三军用命,今已迫降西夏,使其重奉正朔,纳表称臣!特此献上西夏贡品及我军缴获,恭贺陛下,西北已定!”

他一番话说得慷慨激昂,仿佛真是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取得了辉煌胜利。实际上,宋夏边境对峙三年,互有胜负,谁也无法彻底奈何对方。最终,宋朝以增加岁币(丝绸、茶叶、银钱)为代价,换取了西夏表面上的臣服和边境的暂时安宁。但为了维护朝廷颜面,童贯与蔡京等人早已串通,将这场政治交易包装成了一场“赫赫武功”。

徽宗闻言,顿时喜笑颜开,仿佛忘记了刚才的烦恼。他最爱听的就是这等“四海宾服”、“万国来朝”的喜讯,至于背后付出了多少代价,他并不关心。“爱卿平身!爱卿辛苦了!西北定鼎,此乃不世之功!朕心甚慰!重重有赏!”他当即下令赏赐童贯金银绢帛,加封其子弟。

童贯谢恩起身,顾盼自雄,脸上洋溢着“凯旋”的荣耀与骄矜。他扫视了一眼殿内群臣,目光尤其在李纲等人身上停留片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挑衅。

高俅趁机上前,满脸堆笑地对童贯道:“童枢密立此大功,真乃国之柱石!如今西北已平,正可携大胜之威,扫清国内宵小!”他话锋一转,指向山东,“只是如今山东梁山泊王伦一伙,不服王化,窃据州县,前番假意招安,实则提出诸多悖逆条件,藐视朝廷,实在可恨!若枢密能率领百战边军精锐,乘胜进剿,必能马到成功,一举荡平丑类,使天下真正廓清!”

童贯正在志得意满之时,闻言哈哈大笑,声震殿宇,他轻蔑地一挥手,仿佛在驱赶苍蝇:“高太尉何必长他人志气?区区水洼草寇,何足挂齿!不过是仗着地势苟延残喘罢了!本帅在西北,面对的是西夏铁骑,尚且战而胜之!王伦?无名小卒而已!若陛下有命,本帅愿亲提一旅之师,不需多,三五万边军精锐足矣!定将那水泊踏为平地,将王伦擒来东京,献俘阙下!”

他这番豪言壮语,配合着刚刚“凯旋”的光环,显得极具说服力。徽宗被童贯和高俅这一唱一和说得心花怒放,仿佛已经看到梁山被一举荡平,四海真正承平的景象。相比于李纲、宗泽那些充满现实顾虑、让人心烦的言论,当然是童贯这“必胜”的保证更合他心意。

“好!好!童爱卿忠勇可嘉!”徽宗抚掌笑道,“既然如此,梁山之事,便交由童爱卿处置!拟旨,申斥王伦悖逆,其所提招安条件,一概不准!着宿元景即刻回京叙职!剿匪事宜,由枢密使童贯全权负责,统筹调兵!”

“陛下圣明!”高俅、蔡京等人连忙躬身。李纲、宗泽等人还想再劝,但见皇帝已然做出决定,且童贯气势正盛,知道此时再言无异于螳臂当车,只得暗叹一声,默默退下。

一道新的旨意迅速发出:严厉申斥梁山,驳回所有招安条件,召回宿元景。同时,授权童贯准备征剿梁山。

接下来的一个月,东京城内,各级官员纷纷设宴,为“凯旋”的童贯庆功。童贯穿梭于各色宴席之间,听着无尽的阿谀奉承,愈发忘乎所以。酒酣耳热之际,谈及梁山,他更是嗤之以鼻,言语间充满轻蔑,仿佛剿灭梁山不过是弹指之间的事情,根本不值得他这位刚刚“平定西北”的名将放在心上。他沉浸在虚幻的胜利和众人的吹捧之中,却不知,远在八百里外的水泊梁山,早已不是他想象中的那个可以任他拿捏的“草寇窝点”。一场新的风暴,正在这虚假的凯歌声中,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