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战后调整,第四大主力的考验(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chongsheng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伪军师师长在起义当中死了,这是一个麻烦。

但对于陈铭来说,也不算多大的麻烦。

要不是对方是起义的部队,陈铭要树立一个榜样,达到千金买马骨的作用。

一个伪军师师长,要不是这次战场起义的话。

最后到陈铭这里,不过是一个被消灭的名字,或者被俘虏等待审判的名字罢了。

得知确实是意外之后,陈铭就不在意了,交给下面的干部去安排就行。

不过伪军师师长在战场上被偷袭的事情,也给陈铭提了个醒。

在战场上,高级指挥官要保持隐蔽性,不要轻易露面。

不然流弹不长眼,要是因此损失了优秀的干部,那损失就大了。

处理完俘虏的事情后,陈铭开始着手调整在绥远省的兵力布置。

原先为了困住包头的鬼子战车师团,他调集了第三,第四,第五三个大队在包头四周防御。

同时还把特种支队也放在了归绥,防止鬼子的战车师团不顾一切突围。

而现在,鬼子战车师团的油料损失惨重,外围的伪军也全部被消灭。

鬼子战车第三师团自身损失也不小,彻底失去了拼死突围的可能。

士兵可以吃饭维持体能突围,可坦克汽车没了油料可不能在冰天雪地中行动。

鬼子战车第三师团现在唯一可以突围的手段,就是集中油料供应一小部队坦克,搭配步兵突围。

以包头目前的油料储备,能支持的坦克数量,甚至连特种支队三分之二的坦克都不如。

这种情况,对于独立支队而言,其实和纯步兵师团已经差不多了。

甚至还不如,装甲部队失去了坦克变成步兵,战斗力甚至比不上普通的乙种师团。

一个连万人都不到,战斗力低于乙种师团,且火炮配置低于乙种师团的鬼子部队。

陈铭还真不怎么放在眼里了。

“命令,调动第三大队到丰镇驻守。”

“调动特种支队移动到凉城隐蔽。”

“将库存的坦克残骸拉到归绥,伪装成特种支队的坦克部队。”

陈铭下达了三道调令。

包头已经不需要那么多力量围困了,陈铭决定调走一个大队加上特种支队。

第三大队,也就是李有胜的这个大队。

这次在包头一战中,表现非常出色,功劳很大。

所以陈铭决定给对方一个机会,把这支大队调动到丰镇。

丰镇在大同和集宁之间,明年鬼子进攻,必定要经过此处。

把第三大队调到这里,就意味着在明年的战斗中,对方将会成为主战场的力量。

这对于独立支队三支普通大队来说,是一个非常珍贵的机会。

打得好了,表现出色,等独立支队去后方学习的干部回来,改编的正式文件下来后。

陈铭可以依照战功,给李有胜补充一些力量,给一个分区的编制,也不是没有可能。

要是战斗力和表现没让陈铭满意,那就继续沉淀吧。

没有功劳,以李有胜这种伪军俘虏出身的干部,陈铭也不能强行把对方扶上分区的位置。

毕竟这已经是一个非常高的位置了,很多参加过长征的老干部,甚至是早期起义的干部,都达不到这个位置。

陈铭在没有正式文件下来之前,现在也就负责一个旅长手下的四分区。

只不过这个分区实力非常强大罢了。

不过虽然文件还没有下来,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以独立支队的实力,谁还敢只把陈铭当成一个四分区?

李有胜能不能跨过这道坎,成为继三大主力之后的第四大主力,就看明年的表现了。

而把特种支队调动到凉城,则是作为明年的一支隐藏起来的机动兵力。

以特种支队的机动性和装甲部队的突破能力,关键时刻能成为战役胜负的决定性力量。

这也是陈铭为什么要打包头的原因,就是为了解放更多的力量,让自己明年手中能有更多的牌可以用。

至于把库存的坦克残骸拉到包头去,则是为了迷惑鬼子的侦察机。

让鬼子认为,独立支队的装甲部队依旧在归绥堵住包头的鬼子战车师团。

好给特种支队在后面的出击制造突然性,打鬼子一个措手不及。

这些坦克残骸,是独立支队之前打仗缴获的,不过已经完全没有了维修的可能。

就连维修厂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也没有办法,客观条件不足,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于是,这些坦克残骸就留在了仓库中,等待后续有机会再启用。

陈铭命令下达后,前两项命令没有问题,被执行了下去。

第三道命令却遇到了点问题。

“报告,已经被拆得差不多了前段时间首长您批了条子,筹集资源,这批坦克就被当成资源拆得差不多了。”

一名干部汇报道。

听到回答,陈铭拍了拍脑袋,怎么自己把这件事情给搞忘了。

之前为了筹备资源,后勤部就向陈铭申请使用这批坦克残骸。

毕竟坦克残骸也是一种资源,堆在仓库中是一种浪费。

于是后勤部那边就准备废物利用,拿去熔炼制造新武器了。

条子也是陈铭批的,只不过陈铭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了,对于这件事的印象不大。

“哈哈,瞧我这脑子,这人啊,年纪大了记性就不好了。”

陈铭找我调侃道。

“首长,您这年纪正是打仗的黄金岁数!经验足、稳得住,小鬼子见了您这样的老革命,腿肚子都转筋!”

干部笑着说道。

“哈哈,你小子跟谁学的,怎么油嘴滑舌的了。”陈铭笑着说道。

“还不是跟您学的!您说过‘当兵不靠家底厚,只靠自己争口气’,我天天琢磨这话,越琢磨越觉得浑身是劲儿!”

干部回答道。

“哈哈。”

果然啊,好听的话听起来就是让人舒服,陈铭自然也不例外,他又不是圣人。

当然,也得看什么样的人说。

能成为负责传达陈铭命令的干部,本事自然没的说,能力杠杠的。

嘴甜,能力强,换谁谁不喜欢。

“去把维修厂木工科的李主任叫来,我有任务交给他。”

陈铭开口道。

“是。”

维修厂木工科的李主任,就是当初制造鬼子火炮模型的李木匠。

当初成功突围后,李木匠的手却因为伤上加伤,已经不能再继续高强度战斗了。

于是,在维修厂建立后,陈铭把对方调到了维修厂木工科,担任主任。

负责枪托,炮架,弹药箱等木制部件的制作管辖工作。

对于立过功的人,陈铭从来没有忘记过。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