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会指路的风铃与穿风的信(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chongsheng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第三十八章会指路的风铃与穿风的信

冬至前的风带着哨音,刮得梧桐巷的老槐树呜呜作响。张奶奶在明远先生的木箱里翻出个风铃,是用贝壳和铜片做的,挂着根红绳,绳头系着片压干的槐花瓣。

“这是他在高雄捡的贝壳做的。”张奶奶把风铃挂在窗前,风一吹,贝壳相撞,发出“叮铃”的轻响,竟不是杂乱的噪音,而是段熟悉的调子——正是那首《槐花谣》,和船板上刻的旋律一模一样。

更奇的是,风铃每响一声,红绳上的槐花瓣就亮一下,在风中轻轻颤动,像在指着某个方向。阿梨顺着花瓣指的方向望去,看见巷口的邮筒在风中摇晃,邮筒口似乎卡着什么东西,露出个小小的信封角。

“有信!”阿梨跑出去,果然从邮筒里摸出封信,信封是米黄色的,和明远先生寄来的那些一模一样,邮票上印着高雄的灯塔,邮戳日期是“1957.3.12”,却没有寄信人地址,只在右下角画着只衔着槐花的铜鸟。

张奶奶拆开信,里面的信纸泛黄发脆,字迹却依旧清晰:“阿月,高雄的风太大,吹得风铃总唱走调。我把贝壳磨得薄了些,这样声儿就像你在巷口喊我回家吃饭的调子了。”

“他总说我嗓门大。”张奶奶笑着擦泪,指尖刚碰到信纸,风铃突然响得更急了,红绳的槐花瓣指向阁楼的方向。阿梨跑上去,在樟木箱的夹层里又找到封信,日期是1962.5.20,信里夹着片贝壳,贝壳内侧刻着个小小的“月”字。

“今天捡贝壳时,看见只海鸥停在礁石上,腿上缠着红绳,像你辫梢的那根。”信里写着,“我把红绳解下来,系在风铃上,这样风一吹,就像你在跟我说话。”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