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26章 小山村里的技术井喷(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chongsheng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对了,蚌壳,蛎壳是不是也能充当透……透光材料?府城有河,两岸百姓平日里少不得下河捕鱼捞虾,将它们搜集起来打磨变薄嵌在墙壁,将阳光反射到下部,如此,蔬菜底部也能照到光。”

经过曹德的一番讲解,鲁源逐渐开始举一反三。

老百姓日子贫苦,不管有用没有,基本不会丢东西。

哪怕是吃剩的蚌壳,蛎壳。

估计也会被两岸百姓留下来。

花几个铜板进行收集,然后做进一步的加工。

能否成功是后话。

先试一试再说。

万一成了呢。

“说得好,不走出第一步,永远不知道前路是坦途大道,还是充满荆棘的险路。”

曹德脸上笑容不断,心头倍感欣慰。

墨家最大的特点之一,当属他们善于实践。

这一点,倒是颇为符合后世的实践出真知。

成不成是次要的。

做与不做才是主要问题。

接下来,曹德又和鲁源聊起大棚的框架。

用木头搭建坡面框架,坡面朝着南方。

这样能更好地接收阳光,把油浸过的厚纸,绢帛紧绷覆盖在框架上方。

再刷一层油确保可以长时间的防雨水,雪水。

“把材料和结构结合起来,冬日暖棚肯定能成!曹爷,我这就去画详细的图样,你我一块组织人手准备材料。”

鲁源兴奋地搓了搓手,当即便要大干一场。

墨家弟子沉寂了数百年,走到哪里都被视为异端。

包括鲁源在内的一大批弟子,不得不假借鲁班后人的名义混一口饭吃。

好不容易有了不嫌弃墨家弟子的舞台。

鲁源岂能不尽力!

曹德叮嘱道:“材料的获取和加工一定要做到物美价廉,不能因为建大棚就让乡亲们额外花钱,你放手去做,需要人手和物资直接跟我说,我来协调绝不能耽误工期。”

“必须赶在最冷之前把大棚建起来,试试冬天能不能种出东西。”

看出鲁源想要大干一场的冲劲,曹德其实比他更开心。

高兴的不是得到了墨家传人的技艺。

而是墨家那种敢想敢干的精神。

栽下梧桐树,才能引得更多墨家凤凰。

“您放心,绝对不会耽误的。”

鲁源拍着胸脯保证。

转身兴冲冲地跑出去画图。

安排好温室大棚的事情,曹德又去炭窑和铁矿工坊查看了一圈。

叮嘱工匠们加快进度,确保回春炉批量制作尽快完工。

忙活完这一切。

曹德终于能腾出时间,与娇妻美妾待一会儿了。

刚推开家门,曹德就听见屋里传来一阵剧烈的呕吐声。

声音的主人好像是白雨薇!

曹德心里一紧,快步走进去。

果不其然,白雨薇扶着桌子弯腰干呕。

脸色苍白没有一丝血色,额头满是冷汗,身子虚弱得几乎站不住。

“雨薇,你怎么了?”

曹德连忙上前搀扶白雨薇,心中咯噔一下。

不会吃坏东西了吧?

“说,你们给我媳妇都吃了什么!”

曹德虎目一瞪,吓得三个老妈子瑟瑟发抖。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