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chongsheng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很多人以为“兵农分离”=常备足轻,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开头吉良就说过,“兵农分离”是等级划分制度,而不是“军事制度”。这里的兵指的是武士而不是足轻(农民),“农”才是指的足轻(农民)。
“兵农分离”的核心内容是将武士与土地进行分离,换句话说“兵农分离”应该叫“武士、农民(土地)分离”,这样一说就很好理解了。
长期以来,日本战国时代的大名都是依靠下面的家臣和军役众来承担军役,武士、地头、国人众等与土地的关系根深蒂固,这对于大名统治领地非常不利。
大家比较熟悉的“家臣集住”其实就是“兵农分离”的一种手段,通过将家臣武士集中到大名的居城集中居住,切断武士与土地之间的联系。
如此一来,武士不再拥有土地,所有的战斗人员(包括武士、足轻等)都是直接向大名服务,从而实现大名对农民的直接统治。
以往的统治模式是大名-武士-农民,施行兵农分离之后就变成了大名-农民,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跳过武士这个“中间商”。
所以,“兵农分离”并非是一种单纯的军事制度,而是一种身份划分的政策,通过这种方式将武士和农民彻底划清界限,以达到大名加强领地统治的目的。
施行兵农分离之后,大名便可以直接用土地产出等收益直接雇佣“脱产农民”,再配属给麾下的武士,建立更职业化的作战部队。
所以,并不是说“常备足轻”就等于“兵农分离”,也不是说某某大名成立了常备足轻就是“兵农分离”了。只有通过各种手段彻底掌控领地,将武士和土地分离才能称之为“兵农分离”。
回到书中的剧情,真田家目前就已经在往“兵农分离”上努力,真田信幸的领地已经开始施行这样的政策。
后期丰臣秀吉搞的检地、刀狩令等也是为了“兵农分离”,真田家已经走在了时代前列。
所以,“兵农分离”的目的不是为了“常备足轻”,最终目的是大名彻底掌控领地,加强集权弱化家臣武士在地方上的影响力。
关于“兵农分离”吉良就说这么多,以上内容全干货,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理解日本战国时期的历史。
也欢迎各位读者在书评区进行讨论,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