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李辞的书法(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chongsheng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笔尖落在宣纸上,瘦硬挺拔的字体出现,正是在书法界享有盛誉被历代文人骚客所争相模仿的颜体。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吉田正雄仿佛陷入书法的殿堂中,手中的湖笔挥动,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在他笔下快速书写出来。

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需关东大汉,执铁板,大唱“大江东去”。

笔锋提顿,《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所蕴含着的磅礴大气在纸上铺叙而开,洋洋洒洒,仿佛洪水倾斜而来,好不气魄。

李辞则在众人注视下缓缓提笔书写,不同于吉田正雄的所选的《念奴娇》李辞写的却是豪放派词人所写的婉约词《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吉田正雄每日练字四小时,可他却不知道李辞每天誊写典籍多少。

接受了八年义务教育的李辞穿越到异世界被曹老大收留后,因为会识字,被曹老大花费大价钱送到私塾先生出读书。在那个街坊里,李辞上午跟着私塾先生读书写字,下午则去老师傅那里学制伞。

再到后来春秋战乱无数的公文情报需要抄写,之前学过写字的李辞自然而然接下这一份任务,每一次战局的情报经过李辞的手而发送出去。李辞早已经不知道写断多少根笔,写没了多少块墨。

后来曹老大遇到了陈勉之,李辞一生的挚友,也是一生的良师。不同于李辞这种半路出家的汉子,陈勉之祖上历代豪门,其硬笔造诣更是在异世首屈一指。书法前三甲,陈勉之稳稳占据探花之位。

李辞便跟着陈勉之学字。

再后来入主幽州,李辞的小院内多处了一个书法新秀,叶紫苏,一手娟秀的字体,行云似流水,落笔如云烟,更是得到了陈勉之频频夸赞,甚至不惜自降身份三番五次跑到李辞小院内与叶紫苏讨论书法。李辞便转而向这位被陈勉之称为春秋之后挥毫扛旗之人的叶紫苏学字。

结果学到最后却落得陈勉之的戏谑的评价:强劲不足,柔弱不敷,只学其意,未学其神,拆东拼西,丢人现眼,勉强能看。

陈勉之对李辞的评价极差,但是这并不代表李辞的字差,只是陈勉之自身眼界极高,对李辞的要求也自然水涨船高。

在这个写字皆用水笔、钢笔乃至电子打印的世界,和李辞比字,简直就是自取其辱,关公面前耍大刀,不自量力。

停下手的湖笔,李辞静静看着吉田正雄,道“如何?”

“我输了。”吉田正雄沉默许久,只能无力的说到。

李辞点点头,道“嗯!知道就好,你们倭国觊觎华国不下百年,在这之中更是穷尽烧杀劫掠手段,但你记住一点,蚍蜉怎可撼树?你们只是蝼蚁。”

说话李辞拉着慕家姐妹二人扬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