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chongsheng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这座城市的感官体验正在被重新定义,一种经过计算的秩序正在重塑着它的每一个角落。
他走进临时工坊,伺服颅骨立刻从待机状态激活,开始接管这座临时的住所与工坊。
伊格尼丝指挥着近卫军在建筑外围建立起严密的警戒圈。
陈瑜站在临时的主控台前,连接上了城市管理系统的数据流。
庞大的信息如同温顺的河流般涌入他的处理核心——能源消耗曲线、交通流量统计、工作岗位匹配率、基础物资配给情况、犯罪事件报告、公共卫生数据……
一切都在按照他设定的“贡献-保障”模型运行。
效率指标在稳步提升,混乱被有效压制。
但他也看到了数据之下隐藏的东西。
居民满意度调查(虽然这种调查在新体系下意义有限)显示普遍性的紧张和压抑。
某些非必要消费品的流通量急剧下降,表明人们在生存保障之外,主动选择的余地被压缩。
一些边缘区域的传感器偶尔会传回异常的能源波动或短暂的通讯干扰,暗示着暗处仍有不甘完全屈服的活动。
这正是他想要看到的。
一个被强行纳入理性框架,但内部仍存在动态张力的系统。
完全的平静意味着死亡的开始,适度的、可控的“噪音”反而是系统活性的体现。
保留那些“具有艺术价值”的涂鸦,允许有限的、非破坏性的个人表达,维持基础生存之上的微量选择权,比如工作表现优异者可以获得稍好的配给或有限的娱乐时间,这些都是他有意留在系统内的“泄压阀”和“活性剂”。
夜之城本身,就是一场宏大的社会实验。
先按照“管控为主,保留有限自由”的思路来运行,观察其长期效果,收集不同参数下的社会演变数据。
如果出现问题,再进行调整,获取新的数据点。
这才是实验的意义所在。
验证假设,修正模型,探寻在确保绝对控制权与核心效率的前提下,人性所能容忍的边界与可能达到的最佳产出平衡点。
他关闭了大部分实时数据流,只保留了基础监控。
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完成大型维度传送门的设计与筹备,那关乎对荒坂的最终解决和对未来更宏大计划的支撑。
至于这座城市,就让它在这套新的规则下先运行一段时间,让数据自然沉淀,让矛盾在控制下慢慢演化。
他转向悬浮的伺服颅骨,猩红的光学镜头锁定在维度传送仪的结构蓝图上。
“开始进行大型传送门阵列的初步能量回路模拟。”他平静地下达指令,将注意力完全投入到下一项关键任务中。
窗外的夜之城,继续在AI管理者的冰冷逻辑与残留的人性微光之间,沿着他设定的轨迹,向前运行,而他正期待着这场实验能够结出令他满意的丰厚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