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chongsheng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王秀英虽然不甘心,也只能作罢。
她狠狠瞪了墙头的张婆子一眼:“老娘不跟你一般见识!”气哼哼地回了屋。
张婆子得意地撇撇嘴,也缩回头去。
这场风波看似平息了,可邻里间的梁子算是结下了。
打那以后,张婆子但凡看见老黄家有人进出,就要指桑骂槐几句。
“哟,这是又去供销社卖鸡蛋啊?挣了不少钱吧?可别招了贼!”
“啧啧,养这么多鸡,也不怕得鸡瘟死绝了!”
王秀英气得牙痒痒,可又抓不着人家把柄,只能在家骂:“张桂花那个老不死的,早晚烂舌根!”
黄小麦看着这一切,心里明白,家里日子稍微好过点,就容易招人眼红。
养鸡这事,还得更加小心才行。
她想起之前在超市里看到过那种最朴素的铁丝网,盘算着怎么才能合理地拿出来用。
还有鸡瘟预防,虽然上次用祖传方子蒙混过关,但总不能每次都这么幸运。
这天晚上,她悄悄找到李青青:“小婶,咱得想个长久法子防鸡瘟。那本书上写的方子,总不能回回都灵。”
李青青看她一眼:“你想咋办?”
“我寻思着,能不能在鸡食里常年加点预防的药?就说是...说是祖传的保健方子?”
黄小麦试探着问。
李青青沉默片刻,点了点头:“你看着办吧,别太扎眼就行。”
有了李青青的默许,黄小麦胆子大了些。
她开始定期在鸡食里添加极微量的兽用抗生素,又让大伯黄建国编了个简陋的铁丝网罩在鸡窝上。
日子一天天过去,老黄家的鸡群倒也平安无事。
鸡蛋虽然偶尔还是会少一两个,但大体上保住了。
王秀英每天捡蛋的时候,都要对着东院墙的方向故意大声数:“一个、两个、三个...哎呦,今儿个又收了八个!”
她知道,张婆子一定在墙那头竖着耳朵听呢。
黄小麦看着奶奶这副孩子气的举动,哭笑不得。
但她知道,在这物质匮乏的年代,这点小小的得意,可能就是王秀英最大的快乐了。
只是她心里清楚,养鸡这条路越走,盯着的人就越多。
前有政策限制,后有眼红的邻居,她得时刻提着心、吊着胆。
春风吹过皖北平原,麦苗又长高了一截。
老黄家的院里,鸡在咯咯叫,人在忙碌着,表面平静下,暗流仍在涌动。
老黄家的鸡眼见着一天比一天精神。
下的蛋又多又大个儿,这事儿就跟长了腿似的,在村里悄悄传开了。
王秀英去供销社卖鸡蛋的次数多了,腰杆子也挺直了些。
偶尔还能抠出几分钱给黄小宝买块水果糖,惹得村里其他孩子眼巴巴地瞅。
这人啊,就怕比。
尤其是隔壁张婆子,心里头跟猫抓似的难受。
自打知道王秀英他们家的鸡,靠下蛋能换不少钱,她家也养了五六只鸡。
那可都是拿口粮换的呀。
可个个瘦得跟刀螂似的,下蛋更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