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物是人非!你咋这么牛逼(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chongsheng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三天后,周旭走出京城站。

五月的首都,残雪早已消融,天气不冷不热,正是舒爽宜人的时节。

两年时间,周旭终于再一次来到了首都了!

当然他对于中央也没有那么执着,因为能够在地方干到不错的高度就已经是他最高的梦想了。

到了编辑部,周旭的身影自然很受到关注:“周旭同志!”

“刘编辑好久没见了!”周旭见到了老编辑之后也主动打了招呼。

刘家驹老想着和周旭再叙叙,但是就是没有时间,今天在这里见到了周旭,刘家驹笑着说道:“走吧周旭同志,你到了编辑部了,我先去给你安排宿舍!”

周旭紧跟着刘家驹往外面走。

这一次没有给他安排在哪一栋书楼里面,而是带着周旭来到了总政的招待所给了周旭一个单间!

刘家驹说道:“现在的你又是知名作家,还是我们部队的副营长,再让你捡着破烂住,我都不好意思了!”

周旭回道:“住在哪里我都没什么意见的,毕竟要服从部队安排!!”

“你最近发表在《收获》上面的有点厉害呀!”

“嗯,那两篇呀!”

“不过你现在和《收获》关系这么好了?都忘记我们老东家了呀!”刘家驹打起来感情牌,语气当中带着一丝丝的埋怨。

周旭立马摇摇头:“那倒不是!”

“还是因为上次被人举报了,你对于我们编辑部还是不信任?”

周旭还是摇摇头:“被举报是因为文艺处的问题额,而且已经被处理了,我怎么可能对你们有意见呢!”

“那就好,我还怕你误会我们杂志社呢!!”刘家驹叹口气:“……可是你这几篇都不太想要寄给我们杂志社?是因为现在《解放军文艺》已经达不到多高的高度呢?”

“也不是,巴金老师给我写信想要我写一篇有水平的作品,当时脑子一热又给了《收获》!”周旭又拿着巴金出来当作挡箭牌了。

听到这里,刘家驹也就不再多过问:“那你新的作品呢?没什么想法?”

周旭说道:“我给《上海文学》了?王安忆上次找我约稿,说要给我补贴……”

刘家驹听完周旭的故事,啧!心里有一丝不相信,倒不是不相信周旭把杂志给了《上海文学》?

而是不相信周旭为了五十块钱就给了,难道说是因为王安忆约的稿子?

他也见过王安忆,小姑娘水灵的很!毕竟不水灵可是进不了文工团的!难道说周旭和王安忆有一腿了?

他对比一下自己的女儿刘佳好像也不差了,但论相貌来说刘佳其实还要好一点的,难道是因为周旭喜欢有学识的?王安忆确实比较有学识……

心里瞎想了一会儿,刘家驹最后叹口气:“那我不打扰你了,你在招待所里面好好休息,这几天可以出去逛一逛!具体的颁奖时间是在二十五号!到时候有什么安排我会提前通知你的!”

刘家驹关了门。

周旭回了屋子里面就开始躺下。

他手里捧着一本书。

自己则是看着书,慢悠悠睡着了。

五月的首都也不冷了,不用烧火盖着一个铺盖就能睡得很舒服。

过了两天时间。

一个让他意料不到的电话打了过来:“周旭同志还记得我吗?”

闻声,周旭回忆了一会儿,但是这股子大院子弟特有的味道倒是让他想了起来:“你是王朔吧?”

“哟!这是谢天谢地,这位大作家还记得起我!正巧听说你来首都了,找你聚一聚!?”王朔电话那头说道:“这一次不去全全聚德了,带你去东来顺吃好喝好!对了还有两个朋友想要认识你!”

周旭挂断电话。

有人请吃饭,不去白不去!

再说他未来应该有机会来首都发展的话,多多结识一点人缘也没什么毛病!

第二天。

收拾了一下!

哎嘿!说了和没说一样,周旭再怎么收拾还是一身军装。

来到了东来顺,王朔也有接近一米八,他身边带了两个朋友,都是一米八附近!

这一群人站在一起,还真的是比较罕见的,为啥呢!?在八十年代人均身高只有一六五,所以说三个一米八再加一个周旭这个一米八,这个方队确实很引人注目!

“这儿呢!当大官了不认识了!”王朔笑着喊了一声!

周旭朝着三人的方向走过去。

王朔身边的另外两人周旭不认识,但是这两个人可是认识他,带着惊奇的目光打量着!

王朔说道:“待会给你介绍,我们先进去找个位置!”

王朔进了东来顺。

79年,东来顺恢复老字号,这是首都最出名的一家涮羊肉的火锅店,它们现在的火锅和后世的四川火锅不一样,就是一个中间突出的老京城铜锅。

涮一下羊肉就可以捞出来吃!调料依旧讲究,酱油用自家“天义顺”酱园的天然酱油,虾油选用河北南北堡小虾所制等,十余种调料分别放置在小碗中。

一盘羊肉片价格为 9毛钱,大白菜、蒜头之类的配菜每份 2毛钱,一小桶生啤酒也是 9毛钱。当时普通工人的月工资在几十元左右,所以去东来顺吃一顿涮羊肉对于普通家庭来说算是比较奢侈的消费。

吃法就分为“文吃”和“武吃!”,电视剧倒是挺多的。

王朔喊道:“先来四盘羊肉、牛腱子肉、羊腰片、羊肚、羊百叶,菜来两样干爆羊肉、芫爆里脊……”

点完这些菜。

一群人等着。

王朔这才开始介绍:“这两位呢是我朋友,这位呢!你们俩应该也知道我和你们说的周旭同志!”

首先站起来的是马未都,他很正式的和周旭握手:“周旭老师!我叫做马未都!你叫我老马就好!”

马未都?

啧!周旭闻言也瞬间想起来了,八十年代初马未都在《青年文学》做编辑,但是后期也是京圈大佬,特出名的是他一手捡漏的本领,周旭也流口水!

“马同志好!”

马未都比之王朔更加的讨好周旭:“周老师,可真是厉害,现在全国上下都是您的声音,见到您真是今天的幸运。”

“哈哈,马同志言重了!”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