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年味(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chongsheng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老母亲无奈挠头:“好了好了,过年的时候和老太太说说,过年还是喊回来吧!”

“嗯呢,你说得都对。”

看到前面的人走了过来,气到嗓子眼的她抬眉看向了周旭,然后扯着他突然往外面走:“那边有糖葫芦,我请你吃糖葫芦吧?”

“我不喜欢吃糖!”周旭回道:“我喜欢吃那边的臭豆腐!!!”

“行行行,那去吃臭豆腐!”

姚芳华跟着周旭去买臭豆腐。

正好和父母错开,假装什么都没看到。

这一举动把老母亲给气死了:“哎?她假装看不到我?”

“哎哎……别这样别这样……”姚父拉着准备和姚芳华大干一架的老母亲,最后叹口气说道:“好了好了,让人家两人逛街,我们不能干涉人家自由恋爱?”

“你不怕芳华被骗呀?”

“她那么精明一个人,怎么可能被骗?”

“哦!”

“……”

南京臭豆腐是南京传统风味小吃,属金陵小吃代表品类。它以南京特色糟卤臭豆腐为主料,配以多种调料制成。

当然,臭豆腐的来源也说不清楚,主要说是两个地方,湖南长沙和浙江绍兴……可能主要看味道吧。

周旭夹着一块臭豆腐放入嘴里。

哎!好久没吃过臭豆腐了,真的很香……

吃完小吃,逛着新街口,后面又有舞龙过来了。

伴随着的是身后的鞭炮声,哗啦哗啦……一群人开始散开,最后围在街道两边。

周旭轻轻将她护在身后,不禁说了一句:“今天的人真多呀!”

“确实很多,好久没见到这么热闹的情景了。”姚芳华感叹了一句。

“不一样的时间有着不一样的心境。”

“……嗯。”

以前这么舞的不是狮子,而是人,呸!那应该是游人!

经济跟着时间变好,当然这些原本在历史尘埃里面的事情也很少被人记起来了。

周旭咳嗽一声。

“好像是有点冷,我们回去吧?”姚芳华主动给他递了一张纸擦了擦。

两人朝着小院子的方向走去。

回了家里面,周旭趴在桌子前面开始看书学习,手里拿着一本《追忆似水年华》,这是普鲁斯特的意识流巅峰之作,在 80年代的中国确实是“出名且难得”的优秀外国文学作品。

姚芳华看着他翻着快烂了的书页慢悠悠的睡着了。

第二天。

姚芳华自己一个人去了省话剧院,表演完了一天的戏,她揉揉自己的脚,感觉隐隐作痛。

师傅走了过来:“哎?叫你刚刚轻一点!你这脚我怕又要出事了!”

“没事!”她咬了咬牙齿,接着问道:“师傅?”

师傅走过来坐下:“干什么?”

“你朋友多?帮我带个东西呗?”姚芳华绽放出来一张十分灿烂的笑容。

师傅已经四十来岁了,年轻的时候也是话剧院的一枝花,戏子虽然是戏子,但是做到了顶端就会极其受到追捧,她笑着说道:“你要什么?大宝还是外国的护肤品?”

“都不是!”她甩着头:“我要一套《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姚芳华最近看了不少的资料,又打听了不少的图书馆才知道这么一册书,因为比较难找,这东西得找一些发行所的人要。

听到这里,师傅问道:“你要那玩意干什么?你平时又不看书?”

“我最近很喜欢看外国的名著,所以师傅到底有没有呀?”姚芳华撇着嘴问道。

听到这里,她只好无奈叹息一声:“有有有!我正好有个发行所的朋友,等着年后给你带过来!?”

姚芳华立马问道:“年后不行?”

“那你要多久?”

“最好是年前吧?”

“给钱……”师傅伸出了手。

姚芳华点点头,亲兄弟也要明算账嘛,人都没找自己要多的,她就给了市场价格的三十块钱,毕竟是丛书,不是一本,而是一套:“行了吗?”

“好,你到底给谁带的?这么着急?”师傅怀疑的看了她一眼:“还这么舍得花钱?”

“你管我?”

反正要得到书了,她臭脾气回来了。

“……”三十块钱确实不是小钱,相当于一个工人半个月工资了,当然姚芳华是话剧演员,演一场戏有两块钱的补助,所以她演半个月基本就赚回来了。

时间一晃到了二十八号。

腊月二八,家家户户忙着大扫除,姚芳华一早便上班去了。周旭独自扫着院子里的积雪,天地间静悄悄的,倒让他觉得出奇清净。

积雪清扫干净,他搬了把椅子坐在门口,慢悠悠晒起了太阳。

隔壁老太太溜达过来,笑着打趣:“你这孩子,怎么反倒像个老头子似的沉得住气!”

周旭笑着站起身:“我哪儿像老头子了?”

“你看现在的年轻人,过年哪有不吵吵嚷嚷放鞭炮的,就你,一个人安安静静在这儿晒太阳。”老太太说着,在他旁边坐下。

周旭笑了笑:“心里在琢磨我的呢。”

他向来就是这般性子,日子过得清闲又自在。

“作家作家!坐着的专家!别老是躺着小心得了什么身体病,等你老了想要站着都没有办法呢!”她教训了一句。

周旭立马站起来开始暖和身子。

“好像没有贴对联,我得准备对联去了。”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