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语成谶,医家传承(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chongsheng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一人之下世界,碧游村。

夜色如墨,繁星点点。

真正的李星云双手交叉垫在脑后,躺在村外一处草坡上,望着浩瀚的星空,眼神却是一片迷茫与空洞。

他眉头紧蹙,仿佛在思考着人生中最为艰难的问题。

嗯,一个很“哲学”的问题。

“我究竟是谁,李星云?画江湖之不良人?大唐皇子?不良帅?”

“还是,一个因为修炼那什么‘神格面具’走火入魔,彻底迷失了自我的可怜虫?”

这个问题,如同梦魇般缠绕着他。

一如:我思故我在,还是我在故我思?

区分精神还是物质一样难懂。

记忆是如此的清晰,剑庐的晨昏,师父阳叔子的谆谆教诲,师妹陆林轩清脆的笑声。

袁天罡那低沉沙哑的质问,漠北的风沙,姬如雪冰冷的触感,以及那如镜像般破碎又重组的幻境……

可这一切,在王震球拿出那个叫“手机”的东西,让他看完所谓的“动漫”,以及后来他趁乱打晕一名哪都通员工,从其通讯设备上看到的任务简报后,变得摇摇欲坠。

那简报上的字句冰冷而刺眼:

【目标编号】:0527

【目标状态】:深度认知障碍,自我认同为虚构角色‘李星云’(出自动漫作品《画江湖之不良人》),伴随有相应能力具象化现象。

【任务优先级】:高

【行动指令】:定位并实施温和管控,引导其返回研究中心。

尽量避免武力冲突,以防目标情绪失控导致愿力暴走或自我认知进一步崩坏。

必要时可使用强制措施,但以控制为主,非致命。

【备注】:目标危险性评级已上调为‘高危’,其掌握的具象化能力破坏力惊人,疑似与未知高浓度愿力源头连接。行动需极度谨慎。

“虚构角色……认知障碍……愿力暴走……”

这些词语直直的扎进他的脑海。

如果那些波澜壮阔、痛彻心扉的经历都是假的,那他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一个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疯子?

一个被某种叫做“愿力”的东西操控的傀儡?

那真实的他,又该是谁?一个无名无姓,连自己都遗忘的异人?

“呵……”

李星云发出一声苦涩的轻笑,带着浓浓的自嘲。

这时,一阵轻柔的夜风拂过,带着田野的清新气息。他坐起身,望向不远处灯火零星、宁静祥和的碧游村。

或许,这里也不错。

在他被哪都通追捕,惶惶如丧家之犬,无处可去之时,是这位碧游村的马仙洪马教主收留了他。

没有盘根问底,只是见他无处容身,便给了他一个安身之所。

村子里的人也很奇怪,但大多没什么坏心思。

比如那个叫毕渊的老者,医术高超,尤其一手“鬼门针”出神入化。

自己与他交流医理针法,收获颇多。当自己演示“华阳针法”时,毕姥爷那双眼睛顿时爆发出惊人的光彩,捻着胡须,啧啧称奇:

“小友,你这套针法可不简单呐!”

那时的毕渊神色郑重:“老夫行医大半辈子,从未见过如此精妙且霸道的针术。看似是救人之术,实则阴阳互济,刚柔并具。”

“既可固本培元,灸穴养生,辅助行炁;亦可瞬间逆转,破炁散功,制敌于无形!”

“如此完整而高深的医家传承,如今这世道,怕是杏林名门济世堂,也拿不出来喽!”

毕渊的赞叹让他心中稍安,至少这身本事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

并且,毕姥爷因为难得见到修习医家传承的小辈,话头更是不免多了些,将现在的医道门派更是如数家珍的介绍给了他。

如今的医家传承,大多分为五脉,即:医,药,气,针,脉。

医,也就是医师。

现代以济世堂较为出名,其祖师正是《后汉书·方术列传》中的费长房。

相传在汉代的夏季,豫州天降瘟疫,尸横遍野。

有一天,一个老人来到这里,在一条巷子里开了一个门脸,店里什么都没有,只有门前挂了一个药葫芦,葫芦里面盛满了药丸,可以治疗各种瘟疫。

费长房偷偷去看,发现老人跳入了葫芦中,费长房感到十分吃惊,带着酒菜前去拜访,老翁便邀他同入壶中。

费长房从此随其学道,壶翁尽授其“悬壶济世”之术。

药,则是药师。

由于中药以植物药居多,故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

故而百草园也就成了药圃的代名词;所谓中药,是以神州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

神州自古医药分家,但二者又往往紧密联系;中药讲求四气寒热温凉,五味酸、苦、甘、辛、咸,升降浮沉,与医家相辅相成。

而药师,则尊唐代医药学家、道士孙思邈为药王,为共同祖师。

据《旧唐书》载,西魏大臣独孤信对孙思邈十分器重,称其为“圣童”。

在这里,提个普通人不知道的事儿,药王孙思邈之所以能被称为药王,除了他那些成就之外,还与其生来便有的先天异能有关。

在传说中,神农氏其腹部透明如水晶,能清晰观察五脏六腑及食物反应,这一特质使他能尝百草、辨识草药药性。

而药王孙思邈比不上神农氏,但却有一条能辩识百药滋味药性的舌头,推演良方,价值千金,多是亏它。

气,则是气功,在古时候称为导引之术,是为养生延寿之功。

孙思邈更是提出过,体形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每日必须调气、补泻、按摩、导引为佳,勿以康健便为常然。

事实上,与异人有关的所有门派都属于气功门派,乃炼炁之道。

不过,专门修炼先天一炁来延寿长生的门派,流传到现在已经很少了。

毕竟,神州的历史大家都是知道了,战乱纷飞,单纯以长寿为目的的门派,没有护身手段,自然走不长,也传承不了太久。

如果非要说一个的话,那就是一气流,也叫周身一气流。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中说:一气流过,太极而无极。

前朝时的御医黄元御,将其精简为:一气周流的思想,并误打误撞的成为名义上的一气流开派祖师。

针,这就是针灸了。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