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岳父上门(2/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chongsheng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村里本来就没有小车,现在开来的车子是军用吉普,自然引来一群小孩的好奇,站在远处指着车子叽叽喳喳。

夏元军带着夏芳华在村口等着。见到一辆军车停下来,知道了未来亲家来了。夏元军在村子里干会计,经常去乡政府开会,偶尔也去县里开过会,也算见过世面。

他双手一会搓着,一会摸着裤子,还是有些紧张,未来亲家可是省里的大官。

夏正华引着柳钧维一家下得车来,将走过来的父亲和妹妹介绍给柳钧维夫妻:“柳叔,这是我父亲,这是我妹妹。”

夏正华又把柳钧维夫妻介绍给夏元军,“爸,这是丹慧爸爸,这是丹慧妈妈。”

夏元军伸出双手去握柳钧维,柳钧维也赶紧伸出双手握住夏元军,“柳司令,一路辛苦!”

柳钧维回道:“老兄弟,来麻烦你们了。”

夏元军激动地说道:“柳司令能来寒舍,蓬荜生辉呀,欢迎至极呢!”

夏元军又向杨晓华打招呼问好。

夏芳华恭敬地对柳钧维夫妻问道:“柳叔叔,阿姨,新年好!”

柳丹慧也向夏元军问好:“夏叔叔,新年好!”

夏芳华就跑过去抱着柳丹慧的胳膊问好,拉着她往家里走。

夏元军引领者柳钧维夫妻往家里走去。

夏正华陪着司机战士,提着物品,跟在他们后面。

夏正华母亲把几人迎进客厅,请柳钧维夫妻坐下,泡上热茶。

柳钧维喝了一口,感觉入口清香,军人的性格,没有花花肠子,快言直语,“嫂子,这是好茶,第一次喝。叫什么茶呀?”

兰华芳回道:“这是我们自己采摘揉制的清明前的茶尖,储藏时加了香草。”

柳钧维点着头:“难怪!”

说了一会话,兰华芳就去了厨房,杨晓华自小也长在农村,于是她也跟着去了柴火房,跟兰华芳唠嗑。

中餐准备得很丰盛。端上桌子的有腊肉腊鱼腊鸡做的腊味三烧,青鱼煮萝卜,穇子粑蒸鸡,腊肉煮油豆腐,血浆鸭,涟新合菜,胡南汤,三合汤,基本是涟宝地区的农家特色菜,酒水用的是自家酿造的米酒浸泡的杨梅酒。

柳钧维是现役将军,夏元军和夏正华两父子也是曾经的军人,三人喝酒自然就有气势。因为杨梅酒带着甜味,酒精度数不高,不知不觉,三人就喝了进五斤。

杨晓华就出面劝道:“元军哥,你就别倒酒了,等会老柳就完全醉了。”

柳钧维摇摇手道:“晓华,难得今天来到亲家家里,酒是好酒,人更热情嘛,我再喝一杯。”

这也是放开了,与民同乐呀。

夏元军也没有了开始的紧张,慢慢的也能自如的给柳钧维倒酒敬酒。

饭后,两家人围在炉火边,讨论夏正华与柳丹慧的婚事。柳钧维两口子也没有那么多讲究,他对夏元军道:“老哥,这次来呢,主要是跟你们见见面。你不要有什么压力,我也是农村当兵出来的人,我们都喜欢你家正华。这次见面,我们就把他们的婚事定下来,他们也计划五一举行结婚仪式,我们觉得可行。看你们的意见。”

夏元军夫妻是没有意见的,儿子去了省军区司令的女儿,人家是宝贝疙瘩,求之不得的儿媳妇,人又善良,亲家夫妇又没官架子,自己还有什么意见呢。他说道:“我们没什么意见,只要他们自己商量好了,亲家你们不介意,我什么都支持。”

短短几十分钟的聊天,双方父母就这么愉快地决定正式结成亲家。

夏正华母亲兰华芳走进屋里,从柜子底翻出一个花布包裹的物件,拿到客厅慢慢地打开。花布包裹里一对玉石手镯,发着青光。她把手镯递给柳丹慧:“小慧,这是正华他太奶奶传给我的老物件,今天我就把它们传给你。虽然值不了几个钱,但我把它们当成是夏家的传家宝,所以你好好收着,以后传给你的儿媳妇。别嫌弃。”

兰华芳又说了夏正华太奶奶的一些事情。原来他太奶奶是大户家的千金,他家在太爷爷一辈也做过官员。

夏元军又按农村习俗,给柳丹慧包了一个红纸包着的大红包。

柳丹慧本来想推却,杨晓华点了点头示意她收下。

初四都要上班,当天下午三点,柳钧维夫妻两坐车离开了夏家。

兰华芳给他们捎了两斤自家的香茶,和一些土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