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汉乱(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chongsheng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新的春天到来,

新皇帝的年号也在天下得到通行——

八岁天子还不是很懂事,

掌握权力的大人为他选择了一个很好听的年号,

叫做“本初”。

所以在本初元年,

路过漳水,想着参观下名胜古迹,俯仰下天地之大,却遇见了张角这个颇为聪慧的孩子的周坚,

在教导了小孩一段时间后,决定将他收为弟子,传授医术。

“做道士的要求,要比做医者高一些。”

“老孙头还想再熬你几年,我就不折腾了。”

在张角父母送来束脩,小张角正经行过拜师礼后,

周坚捏着自己飘飘的长须,笑着对他说道。

如今的“道士”,

是有道之士的简称,

在太平道的体系内,也是地位较高的了,是可以沟通阴阳的存在。

而既可以沟通阴阳,知道鬼神之事,那持身便要正,不能行歪邪之事。

因此能做“道士”的人,往往需要经过长久的考察,有足够的经历,才能做一方太平道的主持人物。

如果想在名头前面再加上“高德”两个字,那要求自然更高,更难以达成。

毕竟高德道长,是可以做贤良师、大贤良师的存在嘛!

听到他这样的说,

张角父母在旁边,又尴尬的笑了笑。

他们对太平道的规矩不是很了解,只知道“道士”地位较高,受人尊敬,偶尔还能往来于高门大户之间,见到郡县州府中的贵人,是一方的长者。

另外,

“道士”大多博学,有着诸般才能,寻常人眼中高深的医卜数算,对他们而言可没什么难度。

所以张角的父母最初,想着让孩子直接拜孙恩做老师,接受他的教导,一口气学好几样能耐。

谁让周坚自己说过:

“我算不得真正的道士,只是与道门关系亲密些罢了。”

“要说主职,我更愿做个医者。”

结果张角父母的回应,让周坚老脸直接一垮,孙恩发出哈哈笑声。

好在孙恩跟他们做了解释:

“道门中的儿童,多是孤苦伶仃之人。”

“你家中和睦,不至于这么小便送来学道。”

要真有心,长大懂事后,再拜师求学也是可以的。

于是,

便有了眼前这一幕。

……

“学医可以帮人完全解决痛苦吗?”

等过了一段时间,

张角开始跟着周坚在巨鹿的周边行医治病。

他看过了一些得病挣扎的人,以孩童特有的敏锐,不免感觉他们的脸色,比他们服用的汤药,还要苦涩。

“学医不能解决痛苦。”周坚收拾着银针、夹板、锤子这等内外医科能用上的医具,顺口回答着小弟子,“问题总是源源不绝的。”

小徒弟便学着大人的样子,叹了一口气说,“如果人不会生病就好了。”

周坚笑着说,“生老病死,是自然循环的道理。”

“天底下没有不会生病的人,就像天底下没有不会死的人一样。”

张角似懂非懂的“哦”了一声,转而又说,“那如果人一生病,就吃药治愈就好了。”

周坚没有回他的话,只是对后面过来,教导张角读书的孙恩说:

“先前没有看出来,这小子话多的很,成天到晚的问问题。”

周坚的医术,是很厉害的。

不过孙恩的经历更加丰富,见识也更加卓著,所以由他来指点张角对经典与人事的理解。

对此,

孙恩只是说道,“做事做的多了,疑惑自然会跟着多。”

“愿意将心里的东西说出来,这是一件值得夸赞的事。”

这世间已经有太多明知有问题,却装弄作哑的人了。

而且越是地位高贵,掌握权力的人,

除了自己目下无尘,不想讨论俗人俗事外,还不允许别人讨论。

一副只要不将丑陋与苦难揭露到他人面前,传入他人耳中,这世间便太平晏然的样子。

每每心血来潮,

他们还会摆出“谦虚纳谏”的模样,询问那些被捂住嘴的百姓,心里有没有怨言,地方有没有灾难,想要对自己倾诉的。

用玉珠堵住的耳朵侧了一会,满意的发现无人言语后,他们则会摆摆手,挥挥衣袖,庆祝自己治理的成功,竟使得万民口中没有一丝闲言碎语。

唉,

只能说贵人们实在心善,丝毫见不得,也听不得百姓的糟心事。

“我怕他问的多了,迟早为自己招来麻烦。”

周坚斜着眼睛说,“就跟你小子一样!”

孙恩又是一阵大笑,“既然如此,又为什么要给予回答呢?”

学着庙堂上的贵人,对民间的事不言不语,不闻不问,不就好了吗?

只要一直回避,

只要派人去捂住嘴巴,

百姓就会明白,哪些问题能问,哪些问题不能问。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道理,

虽然早有古人指了出来,

可惜后人总耐不住寂寞,要去那泛滥的川水中走上一走。

周坚哼哼唧唧的说,“我要是不回答,这小子怕是住不了嘴呢!”

说罢,他拂袖而去,把小孩就给了孙恩。

孙恩等着张角吃完了饭,休息了一阵,便继续教他读书。

这并没有持续多久,

因为张角今天跟着周师父出了诊,已经够累了,实在没必要再苦读到深夜。

悬梁刺股这种事,

是需要举孝廉的人,才会去做的。

张家的门槛,连县中小吏的位子都够不着,自然不需要过于折腾。

孙恩之后,只带着张角下了几盘棋,放松下精神。

只是这样的禁忌行为,很快就吸引来了脏东西。

数百年间,水平一直玄之又玄的棋圣何博闻着味儿寻了过来,还搬了根胡凳坐在旁边,发出观棋者的哔哔赖赖。

张角才向师长学习下棋这等风雅之事不久,面对何博这名突然冒出来的长辈,也不敢多加质疑。

但在他的指点下,惨痛收场几次后,张角忍不住了:

“为什么总让我起手下最中间的天元呢?”

“中心开花啊!”

何博理直气壮的宣扬他的歪理邪说,“就像擒贼必须先擒王一样!”

张角抿起了嘴巴,有种想说什么,又组织不好话语的感觉。

孙恩作为上帝手底下讨生活的死鬼,也不好呵斥上帝的误人子弟。

他只能仰头看着逐渐暗淡,偏向西山的太阳,淡淡的说道:

“有时候决定棋局胜利的,不在棋盘之内,而在棋盘之外。”

“说的没错!”

何博很是认可的点了点头,正色告诉小孩,“必要之时,你可以抄起棋盘殴打对方!”

“我是打遍天下无敌手的,能跟我抗衡平局的,这几百年间,也不过刘启一人而已。”

张角还没学到汉景帝的名讳,但也能听出,那个叫刘启的人,下棋的水平并不如何,还有着挺暴躁的脾气。

他只是沉默的收拾残局,想靠自己的智慧,重来一把,清洗一下被污染的头脑。

孙恩为了让上帝不要再捣乱,直接将位子让了出去,自己做了不言不语的观棋君子。

于是何博与张角黑白相击了三盘,

第一次胜的得意洋洋,

第二次平的不甘不愿,

第三次输的恼羞成怒。

“想不到你的水平,竟增长的这么快。”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