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chongsheng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周慧看着修改后的设计图,忍不住惊叹:“你现在真是‘女红大师’了!这盘扣加得太妙了,以后我的汉服设计都要靠你把关。”
这天下午,徐佳莹正在院子里给香囊绣流苏,苏木忽然接到陈教授的电话。
电话里,陈教授语气格外兴奋:“苏木啊,最近有不少苏州大学的学生找我咨询江南传统工艺,还有几个上海的大学生专门来苏州拜访,想近距离接触苏绣、缂丝这些老手艺。”
“我觉得你们可以组织一场小型文化沙龙,邀请这些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年轻人参加,既能展示你们这段时间的成果,又能让年轻人亲手体验传统工艺,比单纯的讲座生动多了。”
挂了电话,苏木立刻和徐佳莹、周慧、江源、林晓雨商量。
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个好主意,既能传播传统工艺,又能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年轻人。
他们把沙龙地点定在姨婆的小院。
院子宽敞,既能展示江源的画作、林晓雨的摄影作品,又能划分出体验区域,而且交通便利,周围都是老巷,充满江南韵味。
周慧主动承担了邀请函的设计工作。她用乌镇带来的蓝印花布做邀请函底色,上面用白色丝线绣着小小的兰草纹,还附上了手写的活动流程。
14:00-14:30 签到入场,参观传统工艺作品展,14:30-15:30 苏绣体验、传统制香体验。
15:30-16:30 古琴欣赏、缂丝工艺讲解,16:30-17:30 互动交流、成果展示。
邀请函的右下角,还画了一个小小的腊梅芽图案,呼应小院里的腊梅。
江源和林晓雨则忙着布置场地。他们把之前拍摄的传统工艺特写照片。
沈师傅织缂丝的手指、赵姨研香粉的研钵、林师傅打磨琴身的砂纸打印成A4大小,用细麻绳挂在院子的围墙上,做成一个小型“传统工艺细节展”。
每张照片下面都贴上小纸条,写着照片背后的故事,比如“沈师傅的织机已使用三十年,经轴上的每一根经线都由他亲手缠绕,每天开工前都会仔细检查,确保丝线无断裂”。
他们还在院子中央摆了四张八仙桌,分别作为苏绣体验区、制香体验区、古琴演奏区和缂丝展示区。
苏绣体验区铺上蓝色绒布,摆放着小绣绷、各色丝线、绣花针,制香体验区准备了研钵、竹筛、香粉、蜂蜜、榆树皮粉,分装在小瓷碗里。
古琴演奏区留出足够空间,摆放好林师傅要来的古琴,缂丝展示区则预留出位置,让沈师傅展示缂丝面料和织机模型。
“咱们再准备点伴手礼,”林晓雨提议,“把佳莹做的小香囊、周慧画的汉服设计明信片包装好,每个参加活动的人都送一份,让他们带着传统工艺的温度回去。”
徐佳莹则忙着准备体验活动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