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chongsheng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我的担忧是:这些温燥之品,在病人气阴大亏、虚火已浮的状态下使用,虽然意在降逆止呃,但可能进一步耗伤本已不足的阴液,加重虚火。就像老爷子最初担心的‘疏肝怕伤阴’。短期可能因降逆之力止呃,但长期看可能不利于根本,甚至加重阴虚火旺的症状如更口干、烦躁、睡眠更差。”
“所以,我在想,能不能换个思路,以‘滋养气阴、涵敛虚火’为根本,同时‘柔肝疏郁、清降胃逆’为标?简单说就是:滋阴降火为主,柔肝和胃为辅。”
听完安东的说法,陆东华也露出思索之色。
方言则是笑着点点头,对着他说道:
“来,说的具体点。”
安东其实也在一边说,一边观察方言的表情,要是有点不对,他就打算不说了,不过方言一直都是鼓励的态度,于是他鼓起勇气说道:
“我打算开的方子是这样的……”
他拿出自己的身上带着的纸和笔,开始在桌子上写了起来:
“西洋参10g、麦冬15g、石斛15g、生白芍15g、绿萼梅6g、旋覆花10g(包煎)、代赭石20-30g(先煎)、枇杷叶15g(去毛)、竹茹10g、黄连3g、茯苓15g、生薏苡仁20g、生甘草5g。”
“我这个组方核心在于大力滋养被耗伤的气阴,从根本上涵养住上浮的虚火。用清轻柔和的绿萼梅来疏解肝郁,避免辛温香燥耗阴,保留了他方子里最关键的降逆组合旋覆花、代赭石,并加入性凉润的枇杷叶加强降逆清热,竹茹、黄连清化热痰,用茯苓、生薏苡仁利湿浊,取其性平或微寒,不伤阴液。性平或微寒,不伤阴液,整体药性偏于甘凉、滋润、沉降,更契合病人气阴大虚、虚火上浮、肝郁气逆的核心病机。避免了大量温燥药物可能带来的助火伤阴。”
“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个想法,重点在于如何更侧重解决气阴两虚这个根本矛盾,在这个基础上处理呃逆嗳气。效果如何,还得看临床验证。他的方子肯定是有效的,我的思路可能更侧重‘保阴液’这个点。”
方言点了点头,他说道:
“这个方子跳出了李正吉这个“肝郁犯胃,肾不纳气”的框架,更强调气阴两虚为本,虚火上浮,肝郁气逆为标。”
“这个方案以滋阴益气、涵敛虚火为核心,选择柔肝疏郁而不是辛散疏肝、清润降逆兼顾清热的药物组合,并更加谨慎的来处理湿浊,是想在止呃逆的同时,更好地固护患者极度亏耗的气阴,避免温燥药物潜在的耗伤弊端。”
“总体来说,这个思路不是否定李正吉的方案,而是从“固护阴液”的角度做了优化,更适合病人长期调理。”
听到师父的肯定,安东高兴的差点跳起来。
自己学了这么久时间,今天开方子总算是得到师父的认可了。
陆东华也没想到自己徒孙都能够在自己分析完毕后,想出新的解决办法来了,虽然是他先说了李正吉的全部辩证思路,算是把病已经说清楚后的方案,难度并不高,但是这个新思路也说明安东确实已经有些东西了。
方言这会儿看了看方子,说道:
“不错不错,只不过也有个小细节可以再斟酌。”
“嗯?”安东一怔。
他看了看自己的开的方子,有点没反应过来。
方言这时候就已经指着上面说道:
“病人脉沉弱尺部尤甚,确实有肾虚的底子,你的方子侧重气阴,没直接补肝肾。要是想更贴合“肾不纳气”的病机,或许可以加3到5克菟丝子,这味药性平,既能补肾又不温燥,不会破坏整体甘凉的药性,还能悄悄补上肾虚的短板,让“纳气”的效果更稳。”
安东盯着方子看了两秒,猛地一拍大腿:
“对啊!我光想着气阴了,把‘肾不纳气’这个根儿给漏了!”
他赶紧拿起笔,在方子末尾添上“菟丝子3g”,边写边说,“菟丝子性平,补肝肾还不燥,加进去既不破坏甘凉的底子,又能帮着收气,这样‘纳气’的劲儿就够了,不会光降不纳。”
方言又指了指方子上的“代赭石”,补充道:
“其实还有个小地方,代赭石虽然降逆力强,但药性偏寒,病人气阴虚,要是用30克,怕有点伤脾胃。可以先从20克开始,要是降逆效果不够,再慢慢加到25克,循序渐进,对身子更稳。”
安东连忙把“20-30g”改成“20g(视情况可加至25g)”,抬头时眼里满是兴奋:
“师父,您这么一点,这方子就一点毛病都没有了!要是真遇到这种病人,我按这个思路开,应该能行吧?”
“嗯,能行,不过还得记着动态调整。”方言靠在椅背上,说道:
“要是病人喝了两剂,口干减轻了,但打嗝没停,就把旋覆花加到12克;要是痰少了,竹茹可以减到8克,别盯着一个方子用到头。中医辨证,讲究的就是看菜下饭。”
一旁的陆东华也点头,欣慰的说道:
“我看这方子也挺好,不错不错!”
老头发现自己这一脉传承,本来都萎了,晚年有了方言这个徒弟后,现在突然又开始疯狂冒青烟了。
徒弟厉害,徒孙也不差啊!
PS:月票又多了两百,所以更完这章还欠大家七万五,越还越多了?
下午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