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混乱的巴西(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chongsheng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一行人在剧组又待了两天,布拉格的戏份杀青,剧组收拾东西准备前往里约。

摄影棚里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工作人员小心翼翼的将各种拍摄工具打包装箱,并在每一个箱子上都贴上了标签,注明着工具的名称和易碎程度。

像这种多国取景的剧组,转场之间大部分只携带必需的东西,很多无关紧要的东西在当地完全可以租赁的到。

张辰站在摄影棚中央,肉眼可见的可以看到很多工作人员脸上的不舍。

不舍得什么,不言而喻。

下次还能这么名正言顺票仓的机会恐怕是不多了。

张辰懒得看他们矫情,而是再一次找到胶片管理员,确认道:“原底都寄出去了吗?”

‘原底’,通常指已经拍摄完成的胶片,剧组转场不可能还携带大量拍摄完的胶片,都会通过专业的物流公司将胶片寄往后期工作室。

“寄出去了,采用的DHL的影视专项服务,全程使用恒温运输箱,放心吧。”

这些原底可以说是整个电影项目最宝贵的财产,交给DHL,FedEx等国际著名物流公司完全不需要担心安全,他们有专业的影视专项服务,全程使用恒温运输箱,避免长期存储带来的变质风险。

“那未使用的胶片呢?”

“也都安排好了,一共25个人,每人随身携带一盘。”

见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条,张辰点点头。

胶片属于高感光材料,是绝对不能过机场的X光的,所以未使用的胶片只能作为个人随身行李携带,且只能是手检。

好在国际上有规定,据国际民航组织(ICAO)的条款,旅客有权利要求对高感光度未曝光胶卷进行手检。

见最重要的胶片都已经安排妥当,张辰满意的点点头转身对身边的副导演说:“通知大家,按照既定时间出发,路上注意安全。”

至于陆洋,陈导名那些人,昨天晚上就已经离开了。

陈导名早就急不可待的想回去找老谋子商量《狩猎》的事了。

临走前,他还特意找到张辰又聊了一次关于《狩猎》的感受。

“我回去就找张一谋,商量一下档期~”

“好,我等着你的好消息,路上注意休息。”

张辰对陈导名的敬业程度还是比较佩服的,这两天剧本就没离开过手,已经开始揣摩人物了。

张辰见过他给人物写的小篆,密密麻麻的。

在剧组里经常能看到他皱着眉头,像是在思考人物的内心世界,一会儿又嘴角上扬,似乎对某个情节有了新的想法。

陆洋倒是在剧组帮了两天忙,他是张辰一手带出来的,在镜头方面和张辰的风格非常像,由他来拍摄,镜头风格也不会有大的突兀。

有了陆洋在前面顶着,张辰当了两天甩手掌柜,可惜,剧组要转场,陆洋也得回去忙活《伸冤人》的后期了。

……

天空中,飞机上的广播通知大家,已经进入巴西领空。

然后过了没多久,能感觉到飞机在降低高度,应该已经距离里约不远了。

果然,没多久,等飞机穿过云层,里约热内卢的全貌逐渐展现在大家眼前,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座矗立在科尔科瓦多山上的基督像。

基督像高达38米,张开的双臂仿佛在拥抱整个城市,给人一种庄严而神圣的感觉。

剧组的工作人员们都纷纷拿出手机,对着窗外拍照留念,大家都被这壮观的景象所震撼。

张辰也靠在窗边,静静地看着基督像,心里不禁感叹,这真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

救世基督像是整个里约乃至巴西的地标,出现在大量的电影里,尤其是末世电影里,张辰的《2012》里就有里约基督像的镜头。

想起《2012》里基督像被洪水淹没的场景,张辰不禁有些感慨,电影里的灾难场景虽然震撼,但现实中的基督像却依然屹立不倒,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兴衰荣辱。

身边的阿汤哥也看到了基督像,他兴奋地对张辰说:“张,这座基督像真是太壮观了,我之前在很多电影里都看到过它,没想到今天能亲眼见到。”

张辰好奇:“你没来过里约?我怎么记得你以前的哪部作品里有里约的镜头~”

阿汤哥摇摇头:“我确实是第一次来,你说的那个,其实取景地并不在这里,只不过加了里约的俯瞰镜头而已。”

张辰了然。

阿汤哥道:“这一次,我们也把基督像的镜头加进电影里怎么样?”

“当然。”

救世基督像的俯瞰视角的确有一种魔力,从看到的第一眼张辰就准备把他加进电影里。

飞机缓缓降落在里约热内卢国际机场,当张辰和阿汤哥走出机舱时,机场大厅里已经挤满了人,市长亲自带着一群官员在那里等候。

市长看到张辰和阿汤哥,立刻热情地走上前,和他们握手:“欢迎来到里约,张辰导演,克鲁斯先生,我是里约的市长爱德华多帕埃斯。”

张辰微笑着说:“感谢市长的热情招待,能来到里约我非常高兴。”

市长笑着说:“我和程龙是很好的朋友,他已经将《碟中谍4》要在这里取景的事情和我说了,非常欢迎。

另外,我必须强调一下,我也是张导和阿汤哥的粉丝,《飓风营救》系列,《环太平洋》系列,《碟中谍》系列,我可都是看过好几遍的~”

“帕埃斯市长,您太客气了~”

阿汤哥在一旁也笑着说:“市长先生,看来你也是一位资深的电影爱好者啊。”

市长和张辰、阿汤哥依次握手,周围的媒体记者们立刻蜂拥而上,闪光灯不停地闪烁着,记录下这一热闹的场景。

市长对着媒体记者们说:“张导和阿汤哥的剧组来到里约拍摄,是我们里约的荣幸,也是对我工作的支持,我们一定会全力支持他们的工作,为他们提供最好的拍摄条件。”

记者们纷纷提问,市长耐心地回答着每一个问题,场面十分热闹。

张辰和阿汤哥站在一旁,配合着市长的采访,脸上始终保持着微笑。

之前程龙就提醒过他,在国外拍摄,各种情况都可能发生,要尽可能的寻求当地政府的帮助。

不用怕麻烦他们,他们也乐意提供帮助。

国外的政客,很热衷于提升个人的影响力,而我们是名人,帮助我们,他们也可以获得曝光,大家是各取所需的关系。

要合理利用自己名人的身份,公众场合,我们说他们一句好话,可能比普通民众说一百句,一千句都有用。

张辰把程龙的话记在心里,对于刚才市长的作秀尽力配合。

阿汤哥显然比他更早明白这个道理。

在酒店的会议室里,张辰代表剧组向市长提出了拍摄需求:“市长先生,我们这次的电影有一些场景需要在警察局拍摄,还有一些街道场景需要封路拍摄,不知道这些能不能麻烦您协调一下。”

市长想都没想就答应了:“没问题,这些事情交给我来办,我一定会尽快协调好,保证你们的拍摄工作顺利进行。”

果然,你让人家沾了光,人家也不会吝啬提供帮助。

市长顿了顿,又说道:“另外,考虑到里约的治安情况,我会派一组警员跟着你们的剧组,保证你们的拍摄安全。”

“那太好了。”

张辰和阿汤哥听了,心里都很高兴,连忙向市长表示感谢。

早就听说巴西的治安不好,黑帮横行,有一组警员跟着应该会好点。

从市长那里出来后,张辰和阿汤哥回到了自己的房间,两人坐在沙发上,聊起了刚才的事情。

阿汤哥说:“张导,没想到市长这么好说话,不仅答应了我们的拍摄需求,还派警员保护我们,真是太好了。”

张辰笑着说:“是啊,这确实是个好消息。不过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听说巴西的治安不好,黑帮横行,有警员跟着虽然能安全一些,但我们自己也要多加小心。”

阿汤哥点了点头:“你说得对,我们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出任何差错。”

第二天一早,一组警员就来到了酒店,他们穿着整齐的制服,看起来非常专业,为首的警员自我介绍:“两位好,我是弗朗西斯科,未来一段时间,由我负责剧组的安全。”

“感谢你,弗朗西斯科警官。”

张辰和导演组的成员们收拾好东西,坐上剧组的车,由警车开路,穿梭在里约热内卢的大街小巷。

街道两旁的建筑风格各异,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也有充满异域风情的低矮小屋。

路边的行人来来往往,他们的脸上都带着不同的表情,有的行色匆匆,有的则悠闲地散步。

众人当然不是毫无目的的乱逛,很多地方都是前期勘景提供的,他们这一次就是确认一下能不能用。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